
集團動態(tài) News Information

大體積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是個技術活,有哪些關鍵注意事項呢?
在現(xiàn)代建筑領域,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在大型基礎設施、高層建筑和橋梁等工程項目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其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大體積混凝土的生產與施工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其中,由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是導致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不僅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還可能對建筑物的整體安全性造成威脅。
美國混凝土學會(ACI)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強調了解決水化熱及體積變形問題的必要性,這一觀點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在生產與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和體積穩(wěn)定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和減少裂縫的產生。
本文將深入探討大體積混凝土生產與施工的注意事項,從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攪拌與運輸、澆筑與振搗、溫度控制、養(yǎng)護與保護等方面進行全面闡述。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為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促進大體積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01
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
大體積混凝土(Concrete in Mass),根據(jù)中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標準》GB50496-2018的定義,是指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在現(xiàn)代建筑中,如高層樓房基礎、大型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常見的。
大體積混凝土的主要特點包括其體積大,通常實體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且表面系數(shù)較小。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升溫較快,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這種溫差可能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從而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的生產與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其特性,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來降低水化熱、控制溫度裂縫的產生。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控制原材料質量、采用合適的攪拌和運輸方式、采取溫度控制措施、加強養(yǎng)護等。
美國混凝土學會(ACI)也強調,對于任何就地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須要求解決水化熱及隨之引起的體積變形問題,以最大限度減少開裂。這進一步凸顯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控制和裂縫預防的重要性。
02
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在建筑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大型基礎設施、高層建筑和水利工程等項目中。其獨特的特點和要求使得施工團隊必須采取精心策劃和細致執(zhí)行的方法來確保其質量和穩(wěn)定性。以下是詳細解析大體積混凝土的主要特點:
1.澆筑方量巨大且需連續(xù)施工
大體積混凝土的首要特點是其澆筑方量龐大。由于體積巨大,為了確保結構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通常要求進行連續(xù)澆筑。這意味著施工過程中必須保持高效的澆筑速度和持續(xù)穩(wěn)定的混凝土供應,以確保澆筑的連續(xù)性和均勻性。連續(xù)澆筑不僅有助于減少施工縫的數(shù)量,還有助于提高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2.澆筑條件復雜且技術要求高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條件通常較為復雜,尤其是在地下結構中的應用。這些復雜的條件包括有限的工作空間、周圍環(huán)境的限制、對鄰近結構的影響等。因此,對澆筑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
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精確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振搗方式和溫度等因素,以確?;炷恋馁|量和性能。此外,還需要采取適當?shù)拇胧﹣矸乐够炷猎跐仓^程中產生裂縫或變形。
3.水化熱效應顯著且易產生溫差應力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體積龐大,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在混凝土內部積聚,導致內部溫度升高。然而,混凝土表面的熱量散失較快,形成了內外溫差。
這種溫差會導致混凝土內部產生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力時,就會產生裂縫。因此,控制水化熱效應和減小內外溫差是防止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的關鍵。
4.裂縫控制難度大且養(yǎng)護要求高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體積大、結構復雜等特點,使得裂縫控制成為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難點。裂縫的產生不僅會影響結構的外觀和耐久性,還可能對結構的安全性造成威脅。
為了有效控制裂縫的產生,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控制原材料質量、加強振搗等。此外,后期的養(yǎng)護工作也至關重要。適當?shù)酿B(yǎng)護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和溫度應力,從而減少裂縫的產生。
養(yǎng)護工作包括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控制溫度和濕度等。在養(yǎng)護期間,需要定期檢查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并及時處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
02
大體積混凝土選用的原材料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獨特的施工要求和性能需求,對原材料的選擇有著嚴格的標準。以下是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所選用的原材料特點的詳細解析:
1.骨料的選擇
大體積混凝土對骨料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連續(xù)級配和含泥量控制上。
粗骨料:宜選用連續(xù)級配的粗骨料。連續(xù)級配的骨料具有更好的密實性和工作性能,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同時,粗骨料的含泥量不應大于1.0%,以減少對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響。
細骨料:細骨料宜采用中砂。中砂的粒徑適中,有利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工作性。同樣,細骨料的含泥量也不應大于3.0%,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
2.外加劑與摻合料
為了改善大體積混凝土的性能,通常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劑和摻合料。
外加劑:宜采用緩凝劑和減水劑。緩凝劑可以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降低水化熱峰值,減少溫度裂縫的產生。減水劑則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
摻合料:摻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礦渣粉等。這些摻合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熱,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時,它們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工作性,提高施工效率。
3.水泥的選用
水泥是大體積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選用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性能。
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為了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和減少溫度裂縫的產生,應盡量選用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的水泥。這樣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減少內外溫差,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優(yōu)先采用特定類型的水泥: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壩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都是適合大體積混凝土的水泥類型。這些水泥具有較低的水化熱和較長的凝結時間,可以滿足大體積混凝土對性能的要求。
03
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獨特的體積和性能要求,在配合比設計上需要特別考慮,以確?;炷辆哂辛己玫墓ぷ餍阅?、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以下是關于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特點的詳細解析:
1.水膠比與用水量控制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中,水膠比和用水量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水膠比:水膠比不宜大于0.55。水膠比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適當降低水膠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但過低的水膠比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變差,施工難度增加。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水膠比。
用水量: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用水量的大小對混凝土的強度、工作性能和體積穩(wěn)定性都有重要影響。過多的用水量會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收縮變形增大,從而增加裂縫產生的風險。因此,在配合比設計中需要嚴格控制用水量,確保混凝土的性能滿足要求。
2.粗骨料用量優(yōu)化
在保證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宜提高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增加粗骨料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同時還可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粗骨料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變差,施工難度增加。因此,在優(yōu)化粗骨料用量時需要綜合考慮混凝土的各項性能要求。
3.膠凝材料用量調整
在保證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應減少膠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提高礦物摻合料摻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膠凝材料,但過多的水泥用量會導致混凝土的水化熱增大、收縮變形增大,從而增加裂縫產生的風險。因此,在配合比設計中需要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增加礦物摻合料的摻量。礦物摻合料如粉煤灰、礦渣粉等具有較低的水化熱和較好的抗裂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4.齡期強度與抗壓強度試驗
當設計采用混凝土60d或90d齡期強度時,宜采用標準試件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大體積混凝土由于體積龐大、散熱困難,其強度發(fā)展相對較慢。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混凝土的長期強度發(fā)展。采用60d或90d齡期強度作為設計指標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混凝土的實際性能。同時,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需要采用標準試件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04
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獨特的體積和性能要求,在配合比設計上需要特別考慮,以確?;炷辆哂辛己玫墓ぷ餍阅?、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以下是關于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特點的詳細解析:
1.水膠比與用水量控制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中,水膠比和用水量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水膠比:水膠比不宜大于0.55。水膠比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適當降低水膠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但過低的水膠比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變差,施工難度增加。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水膠比。
用水量: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用水量的大小對混凝土的強度、工作性能和體積穩(wěn)定性都有重要影響。過多的用水量會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收縮變形增大,從而增加裂縫產生的風險。因此,在配合比設計中需要嚴格控制用水量,確?;炷恋男阅軡M足要求。
2.粗骨料用量優(yōu)化
在保證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宜提高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增加粗骨料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同時還可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粗骨料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變差,施工難度增加。因此,在優(yōu)化粗骨料用量時需要綜合考慮混凝土的各項性能要求。
3.膠凝材料用量調整
在保證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應減少膠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提高礦物摻合料摻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膠凝材料,但過多的水泥用量會導致混凝土的水化熱增大、收縮變形增大,從而增加裂縫產生的風險。因此,在配合比設計中需要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增加礦物摻合料的摻量。礦物摻合料如粉煤灰、礦渣粉等具有較低的水化熱和較好的抗裂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4.齡期強度與抗壓強度試驗
當設計采用混凝土60d或90d齡期強度時,宜采用標準試件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大體積混凝土由于體積龐大、散熱困難,其強度發(fā)展相對較慢。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混凝土的長期強度發(fā)展。采用60d或90d齡期強度作為設計指標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混凝土的實際性能。同時,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需要采用標準試件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05
大體積混凝土泌水、浮漿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體積龐大、熱量釋放集中、溫度變化復雜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多種問題,尤其是泌水和浮漿現(xiàn)象。以下是關于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及其泌水、浮漿處理的詳細解析:
澆筑策略:為了控制泌水和浮漿的流向,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分段分層斜坡式連續(xù)進行。澆筑統(tǒng)一由一側向另一側進行,以保證混凝土泌水、浮漿流向一致,便于有組織地抽排。
泌水處理:澆筑前,應預先準備足夠的潛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軟管。在澆筑過程中,將潛水泵置于泌水流向位置進行抽排。根據(jù)泌水量的大小,選擇不同功率的潛水泵進行抽排。如遇下雨天氣,應視現(xiàn)場情況增加排水泵。
浮漿處理:與泌水處理類似,浮漿處理也需預先準備足夠的污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軟管。在澆筑過程中,將污水泵置于浮漿較多位置及混凝土表面進行抽排。
二次振搗與表面處理:在混凝土坍落度降至約30~50mm時,進行二次振搗。振搗后用長刮尺以標高線為基準將表面刮平,并用鐵滾筒輕輕模壓數(shù)遍。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打表面并進行搓平搓毛處理,根據(jù)表面粗糙情況可來回多搓幾遍。這些措施有助于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漿和氣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耐久性。
養(yǎng)護措施:終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保溫保濕材料進入養(yǎng)護階段。具體措施應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時的情況進行確定,以確保混凝土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進行養(yǎng)護,防止因溫度變化和水分散失引起的開裂等問題。
06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獨特的體積和性能要求,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其溫度控制,以防止因溫度變化引起的開裂問題
測溫工作的重要性:為了隨時掌控混凝土溫度,需要進行測溫工作。測溫工作從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開始,根據(jù)溫度變化情況調整測溫頻率。測溫數(shù)據(jù)的及時獲取有助于發(fā)現(xiàn)溫度異常并采取相應措施。
溫度控制標準:雖然《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中規(guī)定混凝土塊體內外溫差不得大于25℃,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厚度和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將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可能較為困難。因此,在溫度控制時,應采用梯度式溫差變化進行控制,以基礎頂面50mm以下每隔1m~1.5m為一個梯度,將第一梯度內的溫度與混凝土底板的溫差控制在25℃以內。
養(yǎng)護措施:在養(yǎng)護過程中,應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時,應采用“升溫散熱”原則,僅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濕作業(yè);當環(huán)境溫度降低時,應采用“降溫保溫”原則,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溫養(yǎng)護,以防止因溫差較大而在混凝土內部及表面產生裂縫。
溫度監(jiān)測與調整:在養(yǎng)護過程中,應持續(xù)進行溫度監(jiān)測,并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及時調整養(yǎng)護措施。如發(fā)現(xiàn)溫度異?;蛄芽p跡象,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以確?;炷恋馁|量和穩(wěn)定性。
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是一項復雜而關鍵的工作,需要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確?;炷恋馁|量和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和配合比設計;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策略、溫度控制和養(yǎng)護措施等方面的問題。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確?;炷恋馁|量滿足工程要求,為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提供有力保障。